主页 > 健康科普
健康资讯

长期“保肝”治疗的三项注意

发布日期:2022-08-08

一位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20多年的老病人,长期接受保肝治疗,20多年以来肝功能(转氨酶)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时波动一下经保肝治疗后也能恢复正常。但半年前的一次全身检查发现已有肝硬化的表现。

“保肝”药物不一定保得了肝

“保肝”治疗其实指的是乙肝治疗中的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保肝治疗本身不能清除乙肝病毒(HBV)。目前保肝药物众多,大家熟悉的有:益肝灵(水飞蓟素)、甘利欣、垂盆草、门冬氨酸钾镁、肝炎灵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具备降低转氨酶的作用,也可以使肝脏炎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在临床上,有时血清转氨酶水平高低并不能评价肝内炎症活动程度的轻重,暂时应用降酶药物使血清转氨酶(ALT)恢复正常,但肝组织炎症坏死仍很明显,病情仍然在发展。临床上发现,长期肝功能稳定但一发病就是肝硬化的病人不在少数。因此长期“保肝”不一定保得了肝,还要加强随访,并注重病因治疗,也就是抗病毒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目前认为,HBV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且可导致病情发展、恶化至肝硬化、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短期内彻底清除HBV的药物。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大类:ɑ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这些药物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治疗的,所以要长期,甚至多次治疗才能把病毒控制在极低水平,从面阻止乙肝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

治疗要正规

乙肝治疗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了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是乙肝病人就诊的“正道”。正规医院专科医生会用各种必要的检查对肝脏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必要时进行肝穿刺,针对不同病情、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果采取了正确而及进的治疗,即使是发生了肝硬化的病人,也能很好地生活数十年,甚至更长。对于尚未发生肝硬化的患者则应及早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开始抗病毒治疗,有效阻止病程的发展。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处就诊还能避免误用假冒伪劣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声称有抗HBV作用的药物成千上万,但真正被医学界公认的抗病毒药只有拉米夫定和干扰素、阿德福韦。就算是使用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这样的正规药物,也要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就象只有经验丰富的厨师才能做出精彩的菜肴,若要在乙肝治疗中获得理想的疗效,也是要找专科医生采取正规的抗病毒治疗。

因此,“保肝”治疗对于稳定病情固然重要,但抗病毒治疗阻止病情发展更不能忽视啊!



上一篇: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下一篇:认识α干扰素及其副作用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