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吴耀南名中医工作室 >
学术思想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洪玉双1      吴耀南2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08;2.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9)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且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认识、辩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属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GERD患者中约有30%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1]。据调查,北京、上海两市RE的发病率达1.92%[2]。临床上多表现为灼热、疼痛、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归属于中医“胃痞”、“反胃”、“嘈杂”、“吞酸”、“呕吐”、“胸痹”、“梅核气”等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仍局限于抑酸药加胃动力药,西药价格昂贵,停药后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则术后并发症多,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E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

1.1 辨证分型治疗

朱临江等[3]将53例RE辩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4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竹茹汤、香砂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益胃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81.9%,明显高于西药组(莫沙必利、雷贝拉唑)53例的50.9%(P<0.05)。徐超[4]将28例RE辩证分为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邪热壅滞、敢为与热4型,分别采用叶氏养胃汤合麦门冬汤、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泻心汤合左金丸、化肝煎合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西药组(兰索拉唑)的82.1%(P<0.05)。张燕梅[5]将33例RE分为气郁痰阻、肝胃郁热、瘀血阻络3型,分别以半夏厚朴汤、左金丸、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93.54%,显著高于西药组(西咪替丁)33例的72.73%(P<0.05)。杜昕等[6]将60例RE患者辩证以胃虚为本,分胃虚气逆、少阳不和、肝胃郁热、痰瘀交阻、寒热错杂、胃阴不足6型,以旋覆代赭汤为主方,各型分别加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左金丸、启膈散旋、半夏泻心汤、麦门冬汤,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60例的85.00%(P<0.05)。李泉晶[7]将86例RE患者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阴不足、气郁痰热4型,分别以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一贯煎、五磨饮子和温胆汤加减治疗,有效率86.0%,显著高于西药组(雷贝拉唑)65例的69.2%(P<0.05)。

1.2基本方加减治疗

    郝锡财[8]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肝胃郁热加牡丹皮,栀子;胆热犯胃加黄连,竹茹;中虚气逆加升麻,白术,茯苓;痰气中阻加陈皮,紫苏叶;治疗RE43例,治愈率为61.4%,高于西药组(吗丁啉、雷尼替丁)40例的42.9%(P<0.05)。杨思林[9]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痛甚加延胡索、川楝;恶心呕吐加竹茹、法半夏、生姜;嗳气加旋覆花;便秘加火麻仁、厚朴;纳差加砂仁、鸡内金;治疗RE 65例,治愈率为88.1%,高于西药组(苹果酸氯波比利)53例的67.3%(P<0.05)。金虎兵[10]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气滞加苏梗,香附,佛手,香橼皮;肝胃郁热加黄连,吴茱萸,连翘,蒲公英,白芨;痰气交阻加厚朴,苏梗,炒竹茹,橘皮;气滞血瘀加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粉;治疗RE36例,治愈率为91.6%,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吗丁啉)36例的71.9%(P<0.05)。苏成霞[11]以四逆散合小半夏汤为主方,吐酸加乌贼骨、 浙贝母;嗳气加沉香、 白寇仁;心烦易怒加合欢皮、炒山栀;呕吐加代赭石、柿蒂;烧心加黄连、 蒲公英;治疗RE42例,治愈率为88.10%,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吗丁啉)36例的83.33%(P<0.05)。赵建辉[12]以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为主方,泛酸加海螵蛸;噫气加苏梗、川楝子;胸痛加浙贝母、地龙;纳差加鸡内金、谷麦芽;治疗RE50例,治愈率96%,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硫糖铝片、吗丁啉)20例的80%(P<0.05)。臧东静等[13]以加减血府逐淤汤为主方,湿热盛去当归、白芍,加黄连、藿香;脾虚加山药、白术;失眠加酸枣仁,合欢皮,治疗伴抑郁症的RE30例,治愈率86.7%,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黛力新)30例的83.3%(P<0.05)。

1.3 专方治疗

林益群[14]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法半夏、茯苓、浙贝、海螵蛸各15g,炙甘草、竹茹、枳实、黄连各10g,陈皮6g)治疗RE32例,复发率20.69%,显著少于对照组(奥美拉唑)30例的66.67%(P<0.05)。许凤莲[15]用一贯煎加味(生地黄20g、枸杞子、煅瓦楞子各15g,沙参、麦冬、当归、炒莱菔子、代赭石、海螵蛸各10g,川楝子5g)治疗RE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93.3%,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吗丁啉)60例的75.0%(P<0.05)。王亚平等[16]以加味四逆散(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丹皮10g,黄连6g,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8g)治疗RE40例,总有效率87.15%,优于西药组(雷尼替丁、吗丁啉)40例的80%。陆永妮[17]以黄芪建中汤(芍药18g,桂枝9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4枚,怡糖30g)治疗老年脾胃虚寒型RE患44例,总有效率86.40%,高于西药组(法莫替丁、吗丁琳)44例的63.60%(P<0.05)。 王振民等[18]自拟三行汤(柴胡12g,桂枝12g,酒大黄6g,紫苏子12g,蒲公英20g,黄连9g,冬凌草12g,三七粉(冲)2g,柴胡12g,枳实20g,半夏12g,陈皮20g,生牡蛎20g,煅瓦楞子15g)治疗RE79例,总有效率91.1%,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63例的77.8%。张禹等[19]自拟升清降浊法汤(代赭石30g,旋覆花20g,柴胡15g,白芍15g,白术15g,栀子15g,桔梗10g)治疗RE31例,总有效率87.1%,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31例的70.0%。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沈彩英[20]以四磨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RE60例,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纯西药组(奥美拉唑)60例的76.67%(P<0.01)。张晓园等[21]以竹叶石膏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RE48例,对照组予兰索拉唑口服46例,临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3.75%、86.96%,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3.33%、71.74%(P均<0.05)。陈锦辉等[22]以中药乌贝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RE的30例,治疗组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30例的86.7%(P<0.05)。白书才[23]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RE60例,总有效率91.7%,优于西药组(奥美拉唑、莫沙必利)60例的65.0%(P<0.01)。和秋芬[24]用舒胃降浊汤(柴胡10g,旋覆花8g(包),半夏l0g,黄芩10g,黄连5g,甘草3g,大枣12枚,呕吐呃逆加代赫石24g,反酸烧心加瓦楞子10g,嗳气频加沉香6g。胸骨后痛加延胡15g,出血加白芨10g)联合雷贝拉唑治疗RE40例,总有效率为92.5%,优于西药组(雷贝拉唑)40例的75%(P<0.05)。

3其他疗法

刘炳辉等[25]以六君疏肝方(人参、香附、紫苏梗各10g,白术、茯苓、陈皮各9g,炙甘草、砂仁、木香各6g,半夏12g,泛酸加黄连5g、吴茱萸3g、海螵蛸15g、煅牡蛎20g)联合针刺(天突、上脘、中脘、下脘、双侧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上巨虚、太冲)治疗RE41例,总有效率90.24%,显著优于对照组(西米替丁、吗丁啉)40例的52.50%(P<0.01)。刘晓辉等[26]用注线法穴位埋线(穴位:足三里、中脘、心俞、胃俞,肝俞、脾俞、天枢)治疗RE126例,结果注线组总有效率92%,显著优于对照组(奥美拉唑)120例的78%(P<0.01)。张瑞明等[27]运用穴位按摩(脾俞、胃俞、足三里、公孙、肝俞、胆俞、上巨虚、太冲等)配合西沙比利治疗RE50例,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沙比利)50例的76%(P<0.05)。

4试验研究

王宏伟等[28]比较三组LES环行肌各通道阻断前后张力幅度的差异,研究疏肝和胃中药对酸和胆汁混合RE家兔LES钙通道的调控机制,得出增加LES环行肌张力可能是疏肝和胃中药治疗酸和胆汁混合RE的作用机制。刘晓霓等[29]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可减轻RE模型大鼠食管粘膜的损伤程度,改善组织病理,降低食管系数,抑制食管粘膜的增生,减轻食管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既有良好的抗炎及增加食管平滑肌收缩能力,从而起到防治RE的作用。杨幼新等[30]研究发现旋覆代赭汤可明显降低混合性RE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混合性RE的作用。

5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RE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较少,可以长期服药,具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及全身调整等综合作用,但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程长短、疗效判断等,缺乏统一标准;科研设计欠严谨,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疗效的可重复性差,观察近期疗效较多,观察远期疗效较少,中医药效的作用机制不明等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0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