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护理园地
中医护理

产后烦恼多 中医护理技术来助力

发布日期:2022-09-22

孕育分娩,是女性重要的生理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孕产妇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有些产妇会出现腰背酸痛、宫缩痛、腹胀、乳胀疼痛、尿潴留等问题和烦恼,对西医普遍采用的药物治疗及侵入性操作又有所顾虑。

  近年来,厦门市中医院积极发挥传统中医学在产科中的应用,一系列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和方法,如耳穴埋豆、穴位敷贴、按摩催乳、药膳促乳、中药热敷、艾灸足三里、中药熏洗、产后生化汤促排恶露等,深受产妇的欢迎。

  腕踝针+穴位按摩: 疏通经络 缓解疼痛有效缓解产后失眠、乳房胀痛、宫缩痛、腰酸背痛等。

刁女士在产后第二天就出现了胸部胀痛难忍、堵奶的情况。向住院部的护士反映后,虽已是下班时间,副护士长林宝惜急病人之所急,很耐心地为她做了腕踝针和胸部推拿。她一边针灸、推拿,一边给她讲解相应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几次操作之后,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胸胀疼痛的症状,奶水也通了,原先一碰就痛、左躺右躺都无法入睡的她,连着几个晚上睡得很香,而且胃口也变好了为此,她特意致电厦门晚报市民热线,借“我要说”向林宝惜护士长达了感谢。


腕踝针是一种只在手腕和脚踝特定部位,循着肢体经络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刺疗法,适用于多种痛证及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它把人体进行分区,针刺点分别位于相应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主治病症与十二经脉的主治病症相对应,通过神经反射调整,使肌痉挛缓解,血循环恢复,疼痛随之消失。腕踝针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乳房胀痛、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的目的。

 中药热敷+穴位贴敷: 理气消胀 促进胃肠蠕动

  女性产后坐月子,吃好、睡好、心情好非常重要。产妇剖腹产术后因为麻醉的原因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产生腹胀、吃不下饭等不适,泌乳也受到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过去用肌注药物的方法也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气,但不少产妇担心药物会影响哺乳。我院产科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中药热敷结合穴位贴敷为患者解决困扰。

中药热敷是将配置好的中药装入袋内加热后放置在人体穴位上,不但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也可温中理气,有效促进肠蠕动,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减轻肠胀气及腹痛症状。穴位贴敷也是利用中药制剂贴敷于产妇相应穴位上,如神阙穴、足三里等,通过药物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理气消胀的作用,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乳房穴位按摩+耳穴贴压: 增强刺激 加快泌乳

 不少产妇在产后都面临乳汁不足及排乳困难的情况。因为担心宝宝吃不饱,一些产妇在出院后便急于到社会上寻找催乳师帮助催乳,但有的因手法和选取穴位不对,不但没有解决下乳的问题,还引发了乳腺炎和脓肿,不得不到医院手术切开引流。

  按摩和贴敷,需选取乳房特定的穴位,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达到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缓解乳房胀痛的目的。而耳部是人体重要的反射区域,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刺激耳穴,就会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将王不留行(中药名,一种干燥成熟的植物种子)贴压于耳朵相应穴位上,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达到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的功效。另外,催乳药膳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中药热敷+艾灸: 温经通络 解决尿潴留

  生产的时候由于胎儿偏大,产程时间较长,压迫到了膀胱,分娩后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胀痛难忍。这是典型的产后尿潴留。产妇产后由于会阴部伤口疼痛,害怕排尿疼痛,不敢排尿,加上腹壁松弛等都会引起尿潴留,但不必太过担心。中医院产科运用中药热敷加艾灸及指导产妇适当运动的方式,都可进行缓解。尤其是艾灸,可通过经络传导,温经通络,对促进产后排尿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岐黄爱心 守“妇”健康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