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食可预防慢肝癌变 厦门市中医院肝外科 林建军 慢性肝炎主要是指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简称慢肝),如未能得以控制,可能会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虽然此病例为数不多,但应必须积极预防,其中饮食调理就是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正确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慢肝癌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慢肝病人日常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常吃含有抑癌作用的食物,如芥蓝、包心菜、胡萝卜、油菜、鱼等;坚持低脂肪、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食物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如花生、黄豆等;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近年研究发现,食物中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同,对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包括: 有害氨基酸:如果癌细胞周围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浓度高,则癌细胞即可迅速大量增殖,并向周围扩散。体外实验也证明,这类氨基酸可促进癌细胞增殖。 有益氨基酸:如果精氨酸及具有支链的氨基酸不足(比较常见的有组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则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下降更为明显,从而使机体抗癌防线崩溃,难以阻止癌组织生成和扩散。另外,精氨酸参与体内尿素合成,在肝脏内经精氨酸酶作用而转化为鸟氨酸和尿素,促进尿素循环,从而导致合成癌细胞所需嘧啶供给不足,使癌细胞难以继续增殖;同时精氨酸还可使中枢免疫器官胸腺生成T淋巴细胞的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这些都有利于控制癌组织的发生发展。 氨基酸种类不同,对防癌、抗癌有不同作用,那么如何调整体内各种氨基酸含量?有人认为,人工输入有益氨基酸最为理想,但实际上难以实施。从饮食上调节虽有一定难度,如某种食物会有抗癌成份的氨基酸,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可促进癌细胞增殖的氨基酸,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慢肝病人宜选食物主要有: 玉米。含精氨酸、组氨酸较多,慢肝患者应搭配食用; 马铃薯。虽然不含精氨酸,但支链氨基酸较多; 胡萝卜、大白菜。含有一定量的支链氨基酸,蛋氨酸含量极少; 鱼类。以鲫鱼最好,鲫鱼中不仅精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同时也不含苯丙氨酸、蛋氨酸;鲤鱼虽苯丙氨酸含量高,精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较多,但不含色氨酸,可选食;另外,带鱼成份与鲤鱼接近。 |
[发布日期:20090323] |